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工作规范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详细规定了针对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手足口病疫情管理措施。当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现一周内出现以下情况,视为聚集性疫情:同一单位5例以上但不足10例病例(包括班级或宿舍2例以上 ,自然村/居委会3例以上但少于5例,家庭2例以上) 。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传染病防治法》、《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XXXX〕21号)要求,结合我省当前疫情与防控工作现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提高防范措施 ,加强对重点人群及场所的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属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 、传播速度快,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流行期间托幼机构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多见,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5-7月高发。
大人患手足口病需要隔离,具体原因如下:控制疾病传播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EV71等)引起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患病,均可能成为传染源,通过密切接触(如拥抱、共用餐具)、呼吸道飞沫或接触污染物品传播病毒 。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 、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家长怎么判断是不是手足口病图片!
1、手足口病与丘疹性荨麻疹的区别在于疹子的特征和伴随症状 。丘疹性荨麻疹的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大小不等 ,摸起来较硬,周围无红晕,患儿多会剧烈瘙痒。手足口病疹子则不发痒 ,不严重时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睡眠。而丘疹性荨麻疹疹子则伴随剧烈瘙痒,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
2、或1-2日后手掌或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 ,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和膝盖处。
3 、科大大每次提及手足口,就免不了要说说它的“孪生兄弟 ”——疱疹性咽峡炎。
4、手足口病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口痛:患儿常因口腔内的疱疹或溃疡而感到疼痛 ,导致进食困难。厌食:由于口痛和身体不适,患儿往往食欲不振,出现厌食症状。低热:部分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低热现象,体温一般不超过35℃。
5、判断部位一:口腔 判断部位二:足部 判断部位三:手部 判断部位四:臀部及四肢 感染手足口病 ,家长怎么做?医生建议:手足口属于自限性疾病 。和大多数感染的疾病一样,不需要用抗生素 ,也没有任何抗病毒的特效药 ,都是可以自愈的,对症用药缓解症状就行。
某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入传染病疫区不能做...
1 、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2、虽然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什么疫苗 ,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 ,因此,托幼机构 、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
3、五)流行时 ,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 、休息 ,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 ,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4、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 ,将布鲁氏病、流行性感冒 、手足口病、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和艾滋病毒病纳入传染病范畴,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防控措施。具体来说,新增加的6种疾病都具有传染性 ,且在我国普遍存在 。
24.今年4月底,安徽阜阳等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EV71病毒是引起该病的...
EV71属于肠道病毒的一种,具有典型的病毒特性。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正链RNA,无包膜,大小约为27-30nm。这种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主要感染儿童 。EV71引起的疾病包括手足口病 、脑炎和肺炎等。对于这种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手足口病不仅仅包括EV71病毒 ,但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一种重要病原体。首先,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并且可能伴随心肌炎 、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这种传染病在婴幼儿中尤为常见。
EV71病毒阳性是否严重,取决于病情的发展和个体的反应,但总体上需要高度重视。EV71病毒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EV71型病毒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的一种主要病原体 ,因此,当检测到EV71病毒阳性时,应视为潜在严重情况 ,需要密切关注 。
手足口病的病因主要由肠道病毒引发,具体分析如下: 肠道病毒种类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这两种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具有高度传染性。
手足口病不仅仅包括EV71病毒 ,但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一种重要病原体 。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婴幼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并可能伴有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肌炎 、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接种EV71疫苗,降低重症风险EV71病毒是引发手足口病重症(如脑膜炎、肺水肿)的主要病原体 。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毒导致的感染,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 ,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中疾控消息:可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病毒有暴发风险,现仍在演变_百度知...
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毒导致的感染,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 ,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需注意,疫苗仅针对EV71病毒 ,对其他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型)无保护作用,但仍需接种以覆盖主要风险。
患过手足口病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具体原因如下: 病毒型别多样且无交叉免疫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型 、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不同型别病毒间无交叉免疫性 。即使曾感染某一型别病毒并产生抗体,仍可能感染其他未接触过的病毒型别 ,导致再次患病。
手足口部位出现皮疹皮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特征,通常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水疱,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腔黏膜等部位 ,臀部或膝盖等区域也可能出现。这些皮疹一般无痛痒感,但可能因摩擦或破损导致局部不适 。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升至38℃以上 ,持续1-3天,少数病例发热时间可能延长。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沃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dymix.com/wodi/3722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沃迪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手足口病疫情(手足口病疫情处置流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沃迪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工作规范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详细规定了针对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手足口病疫情管理措施。当医疗机构...